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020-89083455
售后咨询热线
020-89083471

最新资讯
推荐课程
当前位置:首页 > 开设课程 > 护理类 > 养老护理养老护理

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是人口红利的消退,它将主导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截止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02亿,并正以年均800多万的速度快速增加。结合岛国的经验可以发现,医疗健康产业潜力巨大,养老产业将闻风兴起。

 

未来多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是人口红利的消退,它将主导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本研究系列将深入分析人口红利与经济新常态间的逻辑关系及对主要消费品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人口红利消退后,老年消费品的成长空间。

 


2.医疗健康产业潜力巨大

 

2.1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受益于老龄化进程

 

医疗健康行业伴随人们的生老病死,一国的人口结构直接影响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2年挪威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为9055美元,排世界第一,老龄人口占比15.5%;中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为322美元,位列100名开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总费用持续增长,占GDP的比例由78年的3.02%上升至2012年的5.4%。需要注意的是,老龄人口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受到收入水平、医疗保障体系效率、医疗资源配置等诸多限制,社会对老龄人口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满足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完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增加,我国2000年以后老龄化与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的相关性转正,且在医疗卫生支出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强。

 

从需求角度看,一方面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02亿,并正以年均800多万的速度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在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老龄人口健康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慢性病患病率逐步上升,45岁及以上人口的慢性病患病率显著增加,65岁及以上人口的慢性病患病率从1993年的540.3/万人上升到2008年的645.4/万人,约是35-44岁人口的3-4倍。慢性病老人对专业的医疗护理和配套的产品服务需求相对更大。

 

医疗健康服务供给方面,医疗机构的设置通常参考每千人口床位数这一指标。1980-2011年我国每千人床位数增长了70.4%,而同时期大部分国家每千人床位数有所下降,说明从规模上看我国医院床位数增长赶上人口增长速度,但医疗资源相对于庞大的口基数仍显不足。

 

目前我国医院结构存在失衡,医疗服务机构中公立医院数量占比约2/3,床位数占比达87%,公立医院效率低,同时民营医院发展不足,加重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体现在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三级医院的病床利用率在2010年以后普遍达到90%以上,而一级医院长期在60%左右徘徊)和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相对较多。

 

从以上两点看,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在两个不同的维度有很大发展潜力,一是绝对规模,二是相对效率。

 

2.2 岛国医疗产业随人口红利消失持续发展

 

岛国是全球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1961-73年岛国人口加速增长,人口增长率自74年以后有所放缓,200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岛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持续上升,1990年达到78.8岁,2011年达到83岁,远超世界平均水平70岁,也高于亚太地区的平均水平76岁。一方面出生率不断降低,人口增长放缓,一方面人均寿命延长,使得岛国的老年人口占比快速上升,带动医疗、医药、保健品等产业的发展。

 

70年代岛国人均国民医疗费用额度出现跳跃式增长,国民医疗费用占GDP比例由703.2%提高到83年的5%。从组成情况来看,医疗保险福利和老人保健福利占到了80%以上。

 

70-80年代岛国的医疗规模扩张明显,每千人医院床位数从1970年的12.5张提高到1985年的14.7张。在医疗消费支出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家庭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的占比快速提升。从病人的占比看,44岁及以下人群国民医疗费用占比维持在20%左右的水平,65 岁以上人群费用占比有所提高,而44-65岁人民医疗费用占比有所下降。随着高年龄段人群的人口占比上升,对医疗产业的产出需求也越来越大,人口结构的趋势性变化推动整个医疗产业的消费增长。


  • 行业资讯
  • 职业图片
成绩查询结果